文/胡静
▲草原之晨(劳庆/摄)
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。秋分是一把伶俐的剪刀,将昼夜等分。从此,昼夜均而寒暑平,阴阳和而冷暖匀。
秋分有三候。一候“雷始收声”。黑脸雷公自春雨中出场,嗓门愈加大,夏日暴雨中酣畅淋漓骂阵后,开始收敛性子,遇见秋雨,轻声嘟囔几句,就噤了声。二候“蛰虫坯户”。惊春阳而动、感秋阴而归的虫子重又封了洞穴,完成生命状态的一个轮回。三候“水始涸”。河流水量减少,似丰腴的美人健身成功,体量小了,肌理密了,绿得浓稠稠的。自然万物,都有着自我气息的运转。
因了这流转,秋分创造出最公平的势均力敌——平分秋色。花儿秋分,一边是残荷满池意阑珊,一边是秋菊傲放正艳时。树秋分,一边是寂寞梧桐深院,一边是层林尽染万山红遍。天地秋分,一边是寒意渐浓风萧瑟,一边是秋阳明艳天高远。人间秋分,一边是繁华尽,枯藤老树昏鸦;一边是丰收至,喜看稻菽千重浪。
秋分,蕴含着最好的生命状态——一种刚刚好的平衡之美。一半微凉,一半温热;一半绚烂,一半萧瑟;一半付出,一半收获;一半得,一半失……恰如中年人生,亦是中年心境,万事不必圆满,一半一半,方得圆满。
秋分,将最美的色彩藏在丰熟的作物中。橙黄、梨黄、橘红、枣红、石榴红、苹果绿、葡萄紫,还有稻穗的赤金、棉花的凝脂白……如许明媚温润的色彩,在天地间泼洒出无与伦比的巨幅画卷。
秋日金黄,高空澄明。稻田赤金一片,接天连壤,铺天盖地,以平面几何构图延伸。扇形打开,一直延伸到天边,到目力穷尽的远方和无限。棉桃也不甘示弱,在几场秋雨中悄悄攥起拳头,包藏的“秘密”呼之欲出,只等金风撩惹,秋阳点燃。连续几个大太阳一晒,棉桃炸裂,似美人一笑,明眸皓齿,吐露出蓄藏了一年的心事,一团团,如缕如絮,尽情释放这一世的温暖与柔情。高粱是北方汉子,两米多高的秆子顶着硕大的脑袋。起风了,且看高粱的集体狂舞。一株株高粱涨红着脸,拼命摇晃着腰肢,尽情挥洒着热情。玉米则不声不响早早成熟了,一捆捆玉米棒子垂在屋檐下,等着风干,整个村庄陷入一片金黄。
始于希望,终于丰盈。秋分是光阴给每一位勤劳付出的人的回馈,人们也赋予秋分热闹的仪式感——送秋牛、做面雀、吃秋菜。
庄稼丰收,耕牛劳苦功高。村人绘耕田图于红纸上,村里善言者为秋官,秋分这天挨家挨户“送秋牛”,勉励秋耕,祝福丰收。
做面雀,孩子们最是期待。面雀由糯米粉做成团子,再用模具印出图案。煮熟的团子不仅让孩子们大饱口福,还用来“黏雀子嘴”。人们用竹签串起团子,置于庭院田边地坎,鸟雀吃了,嘴巴被黏住,就不能偷食稻谷,破坏庄稼了。比起竹棍撵、稻草人吓唬,这种以喂食防患的方式要温柔很多,也有趣很多。想必,这是人们因为秋分时丰收,心里装满喜悦,所以对鸟雀也格外宽容。
吃秋菜,即采摘野苋菜,与鱼片一同炖汤。简单的一道菜,却能让人魂牵梦绕。晋人张翰就因秋天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而辞官归乡,他说:“人生贵得适志,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?”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随心所欲,享受生活的乐趣,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在千里之外做官啊。
走再多的路,都不过为了抵达内心的平静故乡。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抵达自我的秋天。在那里,秋月清明,空山寂静,人与秋月同坐,与草木同欢。秋分至,且裁心中秋意,分一半给明月,照亮千里;还一半给秋山,任其逍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