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

家庭周报百花园 我的老师黄景忠 月光在葡萄架下酿酒 一块花砖会说话

第7版:百花园 PDF原版PDF原版
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
声明
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01 日 星期五   07

我的老师黄景忠

文/陈培浩

1999年夏天,我被录取到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。9月开学,一个人到学校报到。有一天,在西区门口的韩江边,一段稍微上坡的路上,邂逅了一个清瘦的背影,用力蹬着自行车。整齐的头发,朴素的衬衣、西裤,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穿着。我不认识他,却被他蹬车上坡的凝神贯注打动。那个背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后来系里开会上课,我才知道,那天看到的背影,是他——黄景忠老师,当时的中文系副主任。

学生中流传着诸多黄景忠老师的传说。中文系教师有“四大才子”之说,黄老师当然置身其中。大二时,黄老师给我们上当代文学史。他的普通话虽有潮汕方音,但比很多老先生已好太多,清晰、自然,每一个字都从心底流淌出来。他授课时,自己也沉浸其中,但这种沉浸并非激情和表演,更像絮语,徐徐展开,音量不高,抽丝剥茧、层层深入,启人心智、引人入胜。所以,风神才是一节文学课的核心,这是今天许多精心录制的课中所没有的。

大三时,师弟程增寿任韩山诗社社长,兴冲冲搞诗赛。一天,他发愁了,找哪些老师担任评委。黄景忠老师当然是新诗组评委的最佳人选,可是,“我不认识黄老师呀”。因上过黄老师的课,我有一种没由来的自信,我坚信黄老师一定会答应!我说,我陪你去找黄老师。我们刚表达了来意,正说着一堆客套话的时候,黄老师一口答应下来,说:“工作再忙,如果想做,当然能抽出时间来。”这个回答让我们回味了很多年。

黄老师是文学评论家,他的文章敏锐清通,陈言务去,和他说话一个风格。他出版过《潮汕新文学史稿》等著作,学界评价很好。后来他担任韩师教务处副处长、处长和韩师副校长,公务拖累了他的研究,专业论文并不算很多。但每次假期到他家喝茶,客厅沙发和茶几上摆满了文学方面的书。“平常时间都被工作占满,假期便如饥似渴地补课。”黄老师总是这样说。我知道,他并非只将文学作为工作,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,并由此建立一种人文教育的理念和信仰。黄老师虽不写诗,却热爱诗歌,相信大学必须建设诗性校园。韩山师院20多年来的诗歌教育,跟他的理念和实际支撑分不开。

黄老师也是潮州市作协第四届理事会主席,他在潮州文学界拥有极高的声望。潮州老作家陈海阳和我聊天,最常谈到的便是黄景忠老师。海阳叔是老牛仔,桀骜不驯、卓尔不群,他是挑剔的,必是专业和人品双一流才能入他法眼。

在黄老师手下做事,最感愉快的便是他的平易和体贴。我们要搞活动,只要提出,他无不支持、无不尽心。活动现场,他甚至会帮忙搬椅子。

20世纪80年代远去,但在精神上哺养了一大批人,黄景忠老师即是其一。这种影响使他对生命的诗与思有很多思考。他颇受海德格尔影响,相信“人的天职在于还乡”,相信生命应去蔽,追求本真。这些在他不仅是知识,也是真切的实践。

2020年,我从韩师调到福师大。临别时,韩师文学院为我开了一次欢送会。黄老师在会上说,当我告诉他要调离,他支持,但内心难过!这是真情之言,令我感动至今。黄老师是精神上影响我,让我感到亲近,并常常惦念的人!没想到,认识黄老师,忽忽26年,他将退休!其实是退到一种他更怡然泰然的读书生活中去。祝福黄老师!

编辑:超级管理员
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  缩小  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