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

家庭周报百花园 故乡很遥远 钟声塔影里的正定 风吹夏营地(组诗)

第7版:百花园 PDF原版PDF原版
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
声明
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22 日 星期五   07

故乡很遥远

文/马益林

每个冬天,我几乎都会回家,可谈起故乡来,却又像在谈论一段久远的往事。

我16岁就离开了家乡南下打工,当时坐在火车上,看着窗外熟悉的事物逐渐变少,心里按捺不住地激动,现在想想,那真是一种逃离。我生长在武山县下辖的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,且从小就围绕着那个村庄活动,从未涉足过远方。三五次去县里的经历,也是就医的缘故。至于市里,直到此刻我都没有真正地去过,因此,我每在简介上写下“甘肃天水人”时,心里多少有些发虚。

火车的目的地是广州。虽已过中秋,依然溽暑蒸人,站在湿漉漉的街道上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浑厚的潮腥味。之后又转乘大巴,一路就到了东莞。从那一刻起,直到16年后的今天,我一直在东莞讨生活。这样下来,我在外乡的时间与在故乡的时间恰好一样,这也给我造成了一种身份认同上的困境,我到底算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?

说句矫情的话,其实我一直都在怀念故乡。尤其刚出来那几年,十七八岁,在五金厂做学徒,天天上晚班,可能是黑白颠倒导致内分泌有些失调,也可能是青春期的余韵,我变得非常自恋,非常矫揉造作,特别喜欢一些极其伤感的音乐,后来又迷上了那种凄美的古诗词,再后来就学着自己写,写完贴在QQ空间。当然没什么人来夸我,可我还得继续写,我要抒发自己的那种情绪,写不出来就强行感伤,强行调动乡愁。现在看来当初的我多少有些毛病,但那也是文学在我心里生根的时刻。

后来我开始不满足写短小的东西,就去看小说,记得是萧红的《生死场》,看完也半懂不懂,就知道挺乡土的,那种风土人情我也挺熟悉,就学那种腔调写一些几百字的短文贴在QQ空间。后来被给我上过课的一位老师看到,说我有天赋,给我列了一些书单。我就想,既然有天赋,那咱就好好弄。于是我把那些书全部买下来,一本一本地看完。就这样,我被那位老师,也就是诗人亦村先生,“忽悠”上了文学这条羊肠小道。

今年6月,我回了一趟家,这也是16年来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回家。临出发前,我告诉儿子这个时节的家乡有多美,金黄色的麦田、漫山的蚂蚱、场里的麦垛群、河湾里光屁股游水的小孩、在山野里垒起土窑烧洋芋的少年、边走边撒下粪粒的羊群、绑在树荫下随处可见的骡马……儿子听得两眼放光,可到了家乡一看,完全不是这个样子。村子里只有零星的一些老人在树荫下打着瞌睡,河湾里的水也几近干涸,两边的河堤建得高而陡,河床上铺满了被太阳烤得炙热的石头。而麦田,发小告诉我,多年前大家就已经不种麦了,现在全是清一色的玉米。清晨,他坐在院子里煮罐罐茶。玉米好,产量大,价格好。他说,哎呀,以前6月是最忙的时候,现在没一点儿事干……

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每年都回家过年,却仍然感觉故乡很遥远了。其实我回的是一个不完整的故乡,是故乡的一个片面,在故乡的其他季节里,我是缺失的。我要争取把那些藏在心里的、与故乡沾边的故事写出来。

编辑:超级管理员
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  缩小  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