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

家庭周报百花园 无为的茶 “牧鞭甩出纯白云朵,将天地擦洗得鲜亮” ——璞瑜诗歌赏析

第7版:百花园 PDF原版PDF原版
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
声明
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18 日 星期五   07

无为的茶

文/王晖

常听人言:“烟酒不分家。”有好事者在“酒”后补增一个“茶”。

对于烟,我完全无福享受;对于酒,仅限于偶或沾唇;独于茶,却堪称“不可一日无此君”。喝了几十年茶,白天换泡数盏,洵为常事;若当日工作过劳,临睡前,还特地泡上一杯淡淡的绿茶,浅饮几口,适足消疲助眠。

为了四季都能喝上“新茶”,家里置备了专用以装茶的冰箱,每年春天,我将可保全年饮用的茶叶购齐,储存于此。亲朋知我喜茶,一有佳茗也常分赠。印人方有新为我治了一方青田石闲章,印文取自易安词:“一瓯春。”并镌边款明言:“春者,茶也。句见漱玉词。晖兄嗜啜苦茗,癸卯仲春镌赠。方有新刊石。”——更坐实了我茶客的身份。

惭愧地说,我的嗜茶,更多的并非闲情逸致,倒是颇为实用。知堂说:“中国人上茶馆去,左一碗右一碗地喝了半天,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,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。”是的,这也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。解渴之余,也可提神,日常工作时常夙兴夜寐,身心疲惫之时,喝几口茶,端的凝神益思。

宋朝朱熹言“茶本苦物,吃过却甘”,朴实地道出了喝茶的滋味。如何沏泡出一道好茶?以我的心得来看,两个元素不可或缺,即:佳茗与好水。

关于泡茶之水,古人强调甚多,什么“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”,什么“泉从石出情宜冽”,什么“煮茗须甘泉,次梅水。梅雨如膏,万物赖以滋养,其味独甘”……言之谆谆,言之凿凿,听之可爱,却难称可信,更不易实行。身处今日城市之中,选择宜茶水品,容易获取而又质地优良者,大约就是瓶装矿泉水吧。当然,这还得拜托制水厂家心存良知,不对瓶体标签上标注的水源、生产日期等作假。

佳茗,无疑是成就一道好茶的关键。朋友中,有专喝几种茶乃至仅喝一种茶的。但我喝茶,却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诸茶俱饮,以绿茶为主,且以皖茶居多。六安瓜片清香高爽,滋味鲜醇回甘,有金石气,是我偏嗜的一味绿茶。秋冬日晚间,闭门读书,冲泡一杯祁门红茶,汤色红亮,香味隽永,最是助人幽思。

有些偶获的茶叶,也会让我产生特别的感受。那年去广东新会,得赠一罐小青柑普洱茶,回家泡饮,茶香汤甜,醇和柔滑。一罐饮尽,尚有余兴,便依据罐上地址邮购,孰料收到冲泡后,与之前的味道大相径庭,遂明白喝一杯赏心茗茶,有缘可偶遇,却实在强求不得。

今年清明采茶时节,去了一趟安徽古邑无为,当地出产的白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

地处长江北岸的无为,境内大别山余脉绵亘,峰峦起伏。据云,邑人饮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,古邑为传统绿茶产区,现今主产的无为白茶,芽叶孕自珍稀的白化茶树品种,属于绿茶。在丁家山山坡上,但见茶园连片,绿意葱茏,采茶女趁着丽日晴好,抢摘茶树新萌的翠芽。

在开阔的牛王山茶园里,生长着丛丛野生映山红,四月天气,适为繁花季节,茶园里似是飘满了红色、粉红色、白色的云朵,时有游客在茶树与映山红之间观赏、留影,脸上漾满喜悦。

坐在筑于半山腰的茶舍内,女主人给我们端来用新煮山泉水沏泡的明前白茶,清香扑鼻。一边品啜甘中带苦、苦尽回甘的白茶,一边欣赏窗外山冈上的簇簇茶树和盛开的映山红花,沐浴着轻柔和煦的春风,真有一种飘然出世之感……

辞别无为,受赠一匣白茶。返城后,每日早起,烧矿泉水,泡白茶,遂成要务。

当年北大藏龙卧虎,知堂曾以一管柔毫,记述了诸多旧雨新知趣事。其言中国现代数学开山鼻祖冯汉叔嗜酒,从早到晚都是醉醺醺的,蹊跷的是“若是一脚踏上了讲台,即使他还是那么醉醺醺的,对于数学上的任何问题都能讲得清做得出,学生无不觉得奇怪。”闻听东北大学待遇好,冯汉叔舍弃北大教席,赴冰天雪地“支教”。从东北归来后,旧日同事问其是否预备回北大任教,你猜冯汉叔如何答问?“他正正经经地回答道:我预备喝酒。”兜中有银子,世间多佳酿,人生苦短,得享片刻衷心喜好,胡不为之?

近日清早,遇到友朋电话谈事,问我在做什么,我总说:“预备喝茶。”有好奇心重者,打破砂锅问到底地探究:“预备喝什么茶?”我便极写实地回答:“预备喝无为白茶。”

编辑:超级管理员
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  缩小  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