绘本作为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,在儿童早期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绘本阅读在语言发展、认知能力、情感社交、审美创造以及亲子互动对儿童成长有积极影响,研究发现,绘本不仅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,还在情绪认知、价值观建立、审美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近年来,绘本阅读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绘本以其丰富的图像表现力和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,成为学龄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阅读材料之一。在重视“素质教育”和“儿童本位”理念的推动下,绘本不仅仅被视作语言学习的工具,更被看作是儿童认知、情感、想象力等多方面发展的媒介。
绘本以图画为主、文字为辅,图文互补、相得益彰,以其特殊的优势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。
绘本阅读可以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与表达能力。通过阅读,可以提高儿童词汇量与语言感知。绘本中的语言形式多样,既有拟声、重复,也有对话和旁白,孩子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自然吸收大量高频词汇,并提升语言感知能力。还可以增强儿童语用能力与表达能力,通过模仿人物对话与描述场景,孩子逐渐习得如何进行基本的交流表达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心的实验研究发现:系统性的绘本阅读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儿童在故事复述、对话表达、词汇使用等方面的能力,干预后儿童语言能力得分平均提高了22%。绘本中常用的问答、命令、疑问等句式对儿童口语表达训练具有积极意义。绘本阅读更有利于支持儿童早期识字与阅读习惯养成,在图文对照中,孩子逐渐意识到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,这是识字的启蒙阶段,通过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培养儿童阅读兴趣,为其自主阅读打下基础。
绘本阅读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提升。通过阅读,可以提高儿童观察力与思维力,绘本常常隐藏许多细节与线索,儿童在阅读中通过观察图画寻找故事线索,可以培养其细致观察与逻辑推理的能力。在此过程中,同步形成因果与时间概念,绘本中的情节通常按时间顺序展开,帮助儿童理解“起因—经过—结果”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,促进时间认知发展。绘本在故事情节表达中有跳跃性,使儿童充分发挥想象空间,故事的情节如何发展,如在阅读中儿童会问“为什么角色会这么做?”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?”这些提问促使儿童思考,并积极构建对世界的认知框架,激发儿童的探索欲与问题意识。如高春晓的《山坡上的蒲公英》,通过小白兔和小灰兔吵架的情节以及简短而有趣的对话,描绘了一个个鲜活动态的画面,展现了大自然与动物世界的新奇与美妙,激发了儿童的探索欲,探讨接下来会发什么事?小刺猬加入了它们之中,并帮助小兔子去摘蒲公英,小兔子请小刺猬品尝蒲公英,最后两只小兔子和小刺猬握手言和,它们悄悄耳语:“我们身上都有青草的味道,我们都是朋友。”到此。孩子们明白了小白兔和小灰兔“吵架”的原因,儿童带着问题阅读,提高了认识世界的能力。
绘本阅读可以促进儿童情绪认知与社会性发展。通过阅读,儿童如同身临其境,把自己置身于绘本环境中,有利于情绪识别与共情能力培养,许多绘本故事涉及情绪表达,如恐惧、愤怒、喜悦、悲伤等,帮助儿童识别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,通过代入角色情感情境,儿童发展出同理心与共情能力。绘本故事中常出现分享、诚实、礼貌、责任等主题,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行为规范的启蒙教育,促进儿童建立初步的社会规范意识。在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方面,绘本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,如绘本故事《菲菲生气了》《小熊不刷牙》等,通过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,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与情绪,学会调节与自我反思。
绘本阅读对儿童的审美与创造力具有启迪作用。精美的画面有利于培养其美术风格与视觉素养,绘本插画风格多样,涵盖写实、抽象、水彩、拼贴等不同艺术形式,使儿童在阅读中接受美的熏陶,提升艺术感知力,这些都是儿童审美的启蒙阶段。绘本故事本身具有的想象力与创造性,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与故事创编能力,发挥自由的想象,打开幻想的空间,如绘本故事《好饿的毛毛虫》《猜猜我有多爱你》等作品,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情节,也鼓励孩子进行再创作和故事延伸。有些带有互动性质的绘本设计了翻页、贴纸、手工等环节,有利于提升孩子动手操作能力与综合表达能力。
绘本阅读可以滋养儿童传统文化精神。根据中国民间故事改编的绘本《千里送鹅毛》,通过著名书画家王羲之给书画店主赐画的故事,揭示了成语千里送鹅毛的寓意,情义重于形式,真挚的情感比物质更重要,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的价值观。
《门神的由来》则讲中国自古以来在除夕之夜贴门神的传统习俗,贴门神目的是为了卫家宅、保平安、降吉祥,门神象征着力量和勇气,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忠诚、正义的价值观。
秉金的原创绘本《长长的飞飞蛇》则以蛇年文人墨客画蛇的故事,巧妙地把成语故事画蛇添足、《白蛇传》,引出具有贪念的不法商人王鲁,用雄黄酒害二青蛇丑事,最后玉兔精智斗王鲁,正义战胜邪恶。鞭打假恶丑,褒扬真善美。使少年儿童在阅读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。
绘本阅读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。绘本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场景和话题,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格培养、情绪引导与行为教育的优质资源,亲子共读是高质量陪伴的形式之一。家长与孩子共读绘本时的互动,能增强亲子之间的信任与依恋关系,建立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,提高家庭教育质量。
绘本阅读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全方位、多层次的促进作用,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利器,更是情绪成长、认知启蒙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。因此,为最大化实现绘本的教育效益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应协同推进绘本阅读的普及与深化。
在学校层面,教师应将绘本融入教学设计,提升儿童的语言与综合素养。在家庭层面,家长应坚持每日亲子共读,营造浓厚家庭阅读氛围,平时可以购买各类绘本或者利用公共资源,如公益绘本馆、图书馆等资源,提高绘本阅读量。社会公共机构可推动绘本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家庭,缩小区域阅读差距。从出版业来说,要鼓励原创绘本创作,培育本土文化与儿童共鸣的优秀作品。
绘本虽小,但影响深远,是点亮儿童心灵的一盏灯,更是塑造未来公民素质的起点。
(内蒙古妇女媒体网络工作中心 付凤玉)